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1月28日 星期五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全球宗教 > 宗教新聞> 法寶寺三皈五戒 指引信仰前進之路

宗教新聞

字級

法寶寺三皈五戒 指引信仰前進之路

【人間社 簡麗珠、郭芊筑 新竹報導】 2025-09-30
佛光山法寶寺於9月28日舉行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,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法正授,近500位戒子同受甘露。戒子們於佛前發願受持三皈五戒,仰仗三寶慈悲護佑,提升信仰層次,成為正信佛弟子。

典禮開始,鐘鼓齊鳴,大眾虔誠領受戒法。心保和尚開示,三皈五戒不僅是形式上的受戒,更是身心行為的保護與修持。透過皈依與實踐,我們的行為會愈來愈符合佛法,愈來愈像散步般自在。心保和尚勉勵大眾,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,都是佛教修行的重要關鍵,也是讓身心獲得安定與依靠的基礎。

法寶寺監寺覺舜法師說明,受持三皈五戒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,能讓身口意行為符合三好,培養自覺力量,走上光明之路。透過佛菩薩加持與大眾共修,戒法能安定身心。心保和尚佛學講座主講《八大人覺經》,引導大家以智慧面對變動與苦難的時代,展現人心的力量,成為更好的自己

此次典禮讓信眾在莊嚴氛圍中,透過皈依與五戒的實踐,得到身心的護持與精神的洗滌,並將佛法落實於日常生活。現場戒子們受戒後,紛紛表示心中充滿平安與喜悅,也期許將戒法內化為生活的準則,持續行善利他。

原居高雄的柯彥宸因工作壓力大,常至佛光山抄寫心經安定心靈。搬到新竹後,因打球因緣結識佛光人李美靜,帶著家人報名三皈五戒。原本只來觀禮的弟弟與弟媳,被現場氛圍感動也主動加入,當天家人有3位受戒2位皈依。他表示,有願必成,感謝諸佛菩薩慈悲護佑。

為何要受五戒?鄭竟瑩曾聽一位智者說過:人的一生總要尋到一位值得追隨的老師,學習他的精神,並將其成為自己的一股力量,從中受益。星雲大師就是值得她追隨與學習的智者,此次受戒,她歡喜表示自己因緣到了。

陳俊求在皈依後成為正信的佛弟子,期許每天審度自己,言行舉止,是否符合三好要求,秉持四給的心,對待眾生。「有佛法就有辦法」這句話讓洪瑋濃,在生活或工作中,產生諸多不可思議的善因好緣,透過受持五戒,提醒自己,將三好四給,利人利己,落實於生活中,修持上要更加精進。

初加入法寶青年分團的曹嘉如,把握因緣受戒,當縵衣披上肩頭,頓時感受到佛弟子的身分,提醒自己要慈悲自律。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講師譚詩欽年輕時接觸佛教,但直到父親往生才意識自己未曾皈依。此次受戒,他感受到依靠與踏實。他的同修特地從菲律賓返台見證祝福,典禮結束後便即刻返菲,格外珍惜因緣。

戒會中出現一群穿著紅色上衣的年輕人,他們是鶯歌南海岩雷音寺的青年,在You Tube聽到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的開示,深受感動,聽聞法寶寺舉辦三皈五戒,特地相約受戒。他們形容受戒如同甘露灌頂,心中無比清涼歡喜。。

明新科技大學講師賴麗敏去年發現罹癌已第四期,頓時萬念俱灰,不知道未來的路如何繼續。在妙全法師的鼓勵與譚詩欽的協助,接觸到人間佛教,明白佛法要用於生活當中。去年參加水陸法會,對於生命有了很大的改變,此次受持五戒,當「善哉解脫服,尊貴禮懺衣,我今頂戴受,禮佛求懺悔」梵音剛落,接過縵衣,止不住的淚水在此刻決堤,因為「迷途的孩子,終於找到回家的路」。
12345678910第1 / 234頁
追蹤我們